聯合報在19日推出「語言癌」專題,直指「做一個…的動作」這類冗詞贅字,如癌細胞般蔓延到社會各角落,引發外界熱議。華梵大學哲學系講師朱家安昨天舉辦「語言癌」講座,認為語言沒有對錯,並願意公開與支持語言癌說法的學者專家討論。

朱家安在聯合報語言癌專題推出隔天,在網路發表文章反駁,認為語言沒有對錯,CC對於部分學者把語言癌歸咎於「網路」、「年輕人」,並不公允,兩人的論述被大量轉載,也引發各界的論戰。

昨講座也邀請小說家朱宥勳來座談,他和朱家安都是80後的七年級生。朱家安說,語言cool-idea癌會引起社會廣大回響,主因很多人留意到「做一個…的動作」的現象,也引起他與朱宥勳這類「反語言霸權者」的反彈,才會熱議至今。

朱家安說,許多老師、學者把癌症病因指向網路,以及年輕人語言能力的低落,甚至也有老師認為,語言癌代表思考能力不足,或是「文言文教得不夠多」,「這突顯家父長式管教心態」。

朱家防曬安說,自己不會講「做一個…的動作」,覺得這句型不順耳,但「不能因為聽得不順耳或不喜歡,就指正為錯誤,來管控別人說話方式。」朱家安更說,部分餐飲業服務生或電視台記者會說這些句型,是為了服務委婉,或是太急促導致,不應苛責。

不過,在公部門已服務15年的黃姓公務員說,新進的公務員寫公文愛用「進行一個…作業。」每篇公文他都要花時間把「進行一個」贅字刪除。黃姓公務員說,他昨天沒參加講座,但看過朱家安的文章,朱認為長句子表示委婉的服務,但冗言贅字不代表「服務好」,只會讓民眾感到機械式的服務,尤其語言癌蔓延到正式文書,讓人不得不正視這問題,希望別把錯誤當時尚。

朱宥勳則認為,使用語言溝通,不存在「正確」與否。他舉例:「我有在做治療。」「有在」往往被認為是贅字,但「有在」是台灣國語,混用進日常語言,不應指責。

朱宥勳說,語言也要「多元成家」,不應獨霸一尊,比如教育部過去訂定「說話課」是為了讓民眾說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,有其政治目的與時空環境。他建議,與其要求學校開設一板一眼的說話課,不如培養學生上台5分鐘報告,或是親子多說話互動,達到消除語言癌的效果。 72DA7DDD4CAE6E91
arrow
arrow

    全能網路商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